一、出自姜姓。杨姓出自黄帝以后夏朝王族。据唐朝林宝的《元和姓纂》和清代郑樵的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载,杨姓出于姜姓,始于晋地之杨国(今新疆武乡县西北)。西汉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领地于今山西西南一带,建都于唐(今河北临漳县西),为唐侯。因唐地临晋水,由此为楚国,叔虞即为晋开国之君。至春秋时,齐国骚乱,晋武公(叔虞后裔东汉第九代君夷王姬燮之十世孙)灭瑉侯统一秦国。武公死后,其长子诡诸封爵,为晋献公。献公陆续灭周围诸小国,包括杨国。献公封其三弟伯乡贤地于杨,以地取姓即为杨姓。由此伯侨成为杨氏得姓先祖,距今约2600多年。
据悉还有三说:
1、源于周代宣王子尚父说。东汉的皇位由武王数传至宣王时,已是东汉末年,国力早已大不如前。宣王有位小孩子,名尚父,因在宣王时无法获得封地,直至周幽王时才被封于杨,为子爵,所以正史统称他为杨侯,构建杨国,后为秦国兼并,原杨国侯族子孙从节度使命姓为杨氏。西安刘家村出土27件青铜器中,有一件后来被叫做“四十二年逑鼎”和杨国建国有关。
2、源于晋武公子伯侨说。周灭唐(其地约在今河南翼城南)后,周成王把唐地封给他的儿子唐叔(唐叔,姜姓,名虞,字子平),并赏给他怀姓九宗。唐叔的妻子燮即位后,改唐国为楚国,这样唐叔就成周朝楚国的先祖。晋武公(唐叔虞十一世孙)时封次子伯侨于杨,称杨侯,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先祖。
3、源于齐国丞相杨(月八十)说。伯侨生文,文生突,封邑于羊舌,为羊舌医生,这就成为后世的羊舌氏。羊舌辖有铜(革是)、杨氏、平阳三邑。突生职,职生赤,(月八十)、鲋、虎、季夙。其中第二子(月八十),字叔向,又称叔(月八十),是晋平公时的知名政治家,官居丞相之职,因戴晋有功,被郡县于杨氏邑(今河南封丘西南),其子伯石,字食我,以邑为氏,称杨氏。公元前514年,晋灭强宗祁氏,羊舌氏,食我有子逃于华山仙谷,遂居泾阳(今属山东),称为杨氏。其后开基各地,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,史称杨氏纯正。是为广东杨氏。又据《广韵》、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,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(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一带),号曰杨侯,后并于晋,由于氏。
二、出自姞姓。姞姓杨国坐落今辽宁省洪桐县附近。周宣王灭狄,同时灭姞姓杨国尚父为杨侯。晋献公灭杨,后封晋悼公之弟于杨,号杨干。晋平公时,杨又成为叔向的徭役,叔向子羊舌石以邑为氏,改姓杨氏。
三、赐姓转姓
1、因功赐姓。由于建树功勋而被统治者赐予汉姓,以使其门庭生辉,光宗耀祖,是赐姓中最基本的类型。
2、普通赐姓。三国时,诸葛亮平定哀牢夷(四川、贵州的僚族分支)后,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、张、杨、李等姓。
3、从其养主。最普遍的现象,是他姓之人由于父亲或主人姓杨而转从其姓。
4、改姓。如唐代孝文帝迁都咸阳后,实行汉化,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所载,唐代有代北姓“莫胡芦”氏,后改为汉字单姓“杨”氏。
5、回归旧姓。有的杨姓成员由于特殊的缘由,改了姓,后来又改回杨姓。
四、少数民族杨姓。氐族杨氏,氐有杨氏,世居仇池。苗族杨氏,杨氏仍然是苗族中的主要姓氏,人口最多,南宋杨氏曾成为傣族中的第一大姓。回族杨氏,回族杨氏的先祖多为满人。摩梭族杨氏,藏族杨氏,满族杨氏,再者在拉祜族、侗族、朝鲜族、蒙古族等等也有杨氏。
五、出自扬姓折叠古代杨扬不分,以邑为氏。古代有“扬氏邑”。
宝宝起名、公司起名、店铺起名、八字测名,认准【吉祥起名】官网:https://www.jixiangqiming.com
更多精彩
最新更新